作為一名在職人士畢業旅行卻只能去澳門還真是略感慚愧,虧在籌備時興致勃勃說去日本或加拿大等地方。但…這群是什麼學生來的?為何高中生能如此富有的?
咳咳,還是話說回來了,本劇的時間設定在唯等人考試結束後、成績放榜前,亦有為第二季第二十四集作出補完。而內容方面…一如以往地不算充實,始終四名準畢業生和一名準考生在旅行中能幹得出來的事情確實有限,但輕快的節奏和貼近生活的題材卻又有頗高的代入感,這確實是K-On一貫的風格。
給B+E的 (笑 |
但比較可惜的是初段和尾段的劇情比較平淡,例如初段決定目的地使用時間過長、尾段在「天使にふれたよ!」立即收結而沒有描寫梓其後的反應等,所以本人認為本劇的看點完全落在中段的「倫敦篇」。
在「倫敦篇」中故事背景理所當然是設定在倫敦,這亦是整劇中最有趣的地方,或許可用的新元素太多的關係吧?舉例說,紬在行人輸送帶上被唯和律二人追問、唯錯誤地將手放進狗糞回收筒內等,都是在以往中未曾使用、卻又不失K-On風格的情節。另一方面,一些英國特色如鐵路、倫敦街市、London Eye亦有相繼出現在她們的行程當中,加上亦有安排她們與英國人交流,新鮮感十足。
但縱使劇中重心之一是「天使にふれたよ!」創作,但 「倫敦篇」 對此曲的描述也極少,有關內容只有梓在偷看唯筆記時所看到數個單字和酒店中的一個超簡短會議,而真正創作「天使にふれたよ!」卻安排在眾人回國之後。此舉令前、中、後三段的連貫性大大降低,正如前文所說「補充篇」已可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在連貫性不足的情況下,「倫敦篇」給人的感覺是被硬擠在 「補充篇」 中。
說實話,要將「天使にふれたよ!」的歌詞與旅行相連確實是不容易,始終此曲是基於校園生活來創作,但「天使にふれたよ!」中的「天使」卻沒有借題發揮便令人略感可惜。本人需未曾到過倫敦,但要在倫敦找尋天使雕像或壁畫應不是難事?現在在唯回國後心血來潮地將「小貓」變作「天使」,鋪排上確是不太美滿。
總括來說,本劇重拾了K-On第一季的風格,除了初段略有失色,整劇的氣氛和笑點也有頗理想的表現。另外,本人曾聽聞一名完全不懂法語的人獨自前往法國旅行接近一個月,所以她們一行人不懂英語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我深信! (拖
P.S. 下年我還是籌備多一次畢業旅行來慰藉寫文後空虛的心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